
在当今多元文化激烈碰撞、相互交融的时代背景下,传承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已然成为教育领域肩负的重要使命。中德品牌学部精准把握时代脉搏,面向22级广告学、视觉传达设计和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精心开设了一场极具深远意义的传统文化考察课程。
传统文化考察(Research on Traditional Culture)课程连接文化解码与品牌创新,通过实证研究传统工艺、民俗艺术与哲学智慧,引导学生深度挖掘文化基因的现代转译路径。在培育学生国际视野的同时,着重锻造其”双重视角”——既能运用品牌建构理论解构传统文化符号系统,又能立足本土文化立场进行全球化叙事。
这种”根脉守护与跨界创新“相融合的培养模式,旨在输出兼具文化洞察力与品牌战略思维的复合型人才,使其在品牌设计、传播与管理实践中,既能彰显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又能构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品牌话语体系,通过将传统智慧转化为跨文化传播势能,课程特别强化“文化转译-品牌赋能-出海实践”的闭环培养,为文化传承开辟可持续的创新路径,助力中国品牌在国际市场突破文化壁垒,实现价值共振与全球化发展。






这场为期14天、跨越2600公里的文化解码行动,在中德设计与传播学院副院长高迪、中德品牌学部教师周楠、周信言和侯家盛的带领下,中德学子以成都与敦煌为经纬,将地域文化特色与专业学习紧密相连,通过历史脉络追溯、艺术鉴赏、民俗体验、实地调研等形式,深入探索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创意的融合路径。

学部首次打破专业壁垒,构建跨学科协作场景,将”文化考古+品牌建构“双轨模式潜入育人路径——广告学和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学生以影像叙事为载体,通过文化深潜,从采风摄影捕捉丝路光影,到撰写文化考察日志解构历史密码,最终形成调研报告与系列文化Vlog,用现代影像语法重构千年文化故事;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学生则搭建起了文创开发链路,深入三星堆博物馆、四川省博等文化现场,通过考察调研,不仅创作出兼具文化深度与市场潜力的文创产品,还完成了近百幅兼具东方美学与品牌设计逻辑的速写作品。
研学之旅结束后,各小组成员围绕采风摄影、考察日志、调研报告和心得感悟等方面进行成果展示与汇报。通过对两地文化的深度调研,学生们不仅挖掘了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更在实践中探索了其创新发展的可能性,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推广提供了新思路。






青春的旅行团,他们在旅途中是这样的
他们被美食吸引
为美景驻足
为文化动容
为历史感动
镜头反转
相机定格下的还有可爱的群像








相机定格下的是青春的肆意与张扬
和旅途中的欢笑与感动
这些瞬间或许会被时间冲淡但相片里的笑容永远鲜活如初
踏上研学之旅,我才发现世界远比想象中精彩。在成都品尝特色美食,感受川味文化的魅力;在敦煌探寻古老遗迹,见证历史的沧桑巨变。这次研学,不仅拓宽了我的视野,更让我学会了在实践中学习,在探索中成长。未来,我要带着这份热情,继续奔赴知识的山海。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优秀速写作品展示











踏上研学之旅,我才发现世界远比想象中精彩。在成都品尝特色美食,感受川味文化的魅力;在敦煌探寻古老遗迹,见证历史的沧桑巨变。这次研学,不仅拓宽了我的视野,更让我学会了在实践中学习,在探索中成长。未来,我要带着这份热情,继续奔赴知识的山海。
————广告学(2+2)22A2 吴佩臻
敦煌壁画上丰富多样的图案和精妙绝伦的构图,让我对图形设计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我们也通过摄影和速写的方式记录下来。这次研学,让我深刻认识到,艺术源于生活,只有深入生活、观察生活,才能创造出打动人心的设计作品。
————视觉传达设计(2+2)22A1 汪芷珊
在成都,我们游历了各个博物馆,在夜晚自由活动时感受当地文化,了解到了不同的生活方式;在敦煌,我们触摸着古老的墙壁,仿佛穿越时空与古人对话。我们带走的,不仅是照片和回忆,更是对历史、文化、自然和生命的深刻理解。
————会展经济与管理(2+2)22A2 计泓宇
当数字原住民遇见古老文明
传承不再是单向的膜拜
而是一场充满惊喜的跨时空对话
通过此次研学课程
中德学子在实地考察中积累知识、感悟文化
为专业学习注入了源头活水
也为传统文化的薪火相传增添了强劲动力
旅程虽已结束
但属于SGFB时代的文化叙事正悄然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