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日益增强,品牌设计领域正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正逐步向可持续发展方向深入演进。为了培养更多具备前瞻视野和创新能力的专业人才,中德品牌学部为中德视觉传达设计专业23级学生开设必修课“可持续品牌:循环经济与设计”,由Thomas Hirzel教授担任任课老师。
课程简介
“可持续品牌:循环经济与设计”作为专业课程,设置2个学分,其核心宗旨在于系统传授循环经济的基础原理,并深入探讨可持续品牌设计的前沿策略。课程将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包括深入的课堂讨论、紧密协作的小组作业以及具有实践导向的实操任务等,全面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如何在品牌设计中有效融入循环经济理念,进而助力企业实现资源的高效优化配置、切实减少资源浪费,并积极创造显著的环保价值。
导师介绍
Prof. Dr. Thomas Hirzel,中德品牌学部教授,曾在东北大学和宁波诺丁汉大学任教。他毕业于德国最古老的大学之一图宾根大学 (Eberhard Karls Universität Tübingen)。图宾根大学是德国的精英大学,培养了9位诺贝尔奖得主,以及哲学家黑格尔、诗人荷尔德林、德国前总统霍斯特·克勒、前总理库尔特·乔治·基辛格、中国外交官乔冠华等杰出校友,在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以及医学等领域取得的成就蜚声世界。
作为历史学家、语言学家和汉学家,Hirzel教授在文献分析和史料研究方面拥有深厚的造诣。他的研究兴趣涵盖宁波及长江下游地区的社会经济与文化历史、中国文化遗产与数字人文、中国艺术史,以及美术馆、图书馆、档案馆与博物馆(GLAMs)的翻译与跨文化交流。他精通德语、英语和中文,曾在宁波博物馆担任志愿讲解。
Hirzel教授在数字人文学科领域的专业知识,特别是在文化遗产和数字技术结合方面的研究,为他教授“可持续品牌:循环经济与设计”这门课程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他所开展的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工作的经验,帮助他将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贯彻到他的课堂教学中去。
课程结构
课程分七个教学单元,各单元围绕特定且关键的主题有序展开:
1.循环经济原理与行业应用
全面深入地探讨循环经济的基本原理,并详细剖析其在各个行业领域中的广泛应用实践。
2. 循环测试
设计思维解决实际问题:运用创新的设计思维方法,深度分析循环经济实践中面临的实际问题,并积极探寻有效的解决方案。
3. 循环设计框架与工具
深入细致地研究循环设计的框架体系与实用工具,全力辅助学生构建可持续品牌的设计理念与方法。
4. 商业模式创新转型
积极探索如何将传统商业模式成功转变为符合循环经济理念的创新模式,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
5. 可持续品牌设计原则与身份构建
系统学习可持续品牌设计的核心原则,并基于此精心构建具有独特价值和影响力的品牌身份。
6. 消费者行为对可持续品牌的影响分析
全面深入地分析消费者行为模式对可持续品牌发展的深远影响,为品牌策略制定提供依据。
7. 期末项目成果展示与经验分享
学生将在课程最后一个单元全面展示其精心设计的可持续品牌方案,并分享在学习过程中的深刻收获与面临的挑战。
课程特色与亮点
实践驱动学习:每个单元均精心设计并安排了小组作业和充分的课堂讨论环节,旨在帮助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切实应用于真实场景之中,提升实践能力。
跨学科知识融合:课程内容不仅全面涵盖循环经济领域的专业知识,还巧妙融合了设计思维、商业模式创新等多学科领域的前沿理念与方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聚焦前沿话题:特别设立关于可持续品牌建设和发展的专题,深入探讨如何利用多种创新手段推动品牌在可持续发展道路上的成长,研究如何整合先进技术与创新理念,为品牌注入新的活力与竞争力,实现长期的环保与商业价值共赢。
学生作业与反馈
项目名称:《YoMeow》
(Circulable cat house design)
作品介绍: 我们根据可循环经济的理念,选择丝瓜瓤作为原材料,设计出可以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可持续循环的猫窝产品。该猫窝的设计旨在确保猫咪的舒适与安全,同时充分考虑消费者的实际需求,更在多个环节实现循环,体现了对自然资源的尊重与合理利用。
叶佳逸:“在‘可持续品牌:循环经济与设计’这门课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课程不仅让我掌握了循环经济的核心原理,还指导了我如何将这些理念融入到品牌设计之中。从循环经济的概述到创新商业模式的探索,再到消费者行为的研究,每一步都加深了我对可持续性的理解。通过小组合作讨论,我和团队成员一起,从零开始构建了一个可循环品牌的设计方案,这个过程既充满挑战,也让我深刻感受到循环经济设计的价值。”
项目名称:《循环大咖》
作品介绍:项目致力于废弃咖啡渣的循环利用,契合可持续经济发展的商业模型。通过从家庭和咖啡店广泛收集咖啡渣,我们从家庭与咖啡店收集咖啡渣,将其制成咖啡渣复合材料,进而打造环保家具。同时,凭借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有效确保家具的长期使用与价值延伸,减少废弃物排放,实现经济与环境效益双丰收。
王子洋:“在本课程中,我收获颇丰。学习可持续循环指标与商业模型等知识,较深地理解到绿色发展对品牌的深远意义。身为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学生,我意识到不能仅专注于品牌视觉呈现,了解商业模型等亦至关重要,它能赋予品牌更坚实的内涵与持久生命力,助力打造真正有价值的可持续品牌。”
项目名称:《Pure Perk》
作品介绍: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咖啡已成为许多人日常不可或缺的能量源泉。然而,咖啡产业背后隐藏的生态环境压力与资源消耗问题却鲜为人知,例如:咖啡杯无法分解造成环境污染。在课堂中,我们围绕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设计了“Pure Perk”这一项目,我们致力于打造一个集绿色、公平、共享、再利用于一体的可持续循环咖啡杯项目,从一杯咖啡着手,推动社会的绿色发展。
林珑:“这门课程为我们打开了一个全新的视角,让我们深刻认识到设计与循环经济之间的紧密联系。Thomas老师以他深厚的专业知识和独特的教学方法,引领我们深入探索了循环经济的核心理念,并将其巧妙地融入设计实践之中。在课堂上,我不仅学习了循环经济的理论知识,还通过一系列实践性操作,如产品生命周期分析、可回收材料的应用设计等,亲身体验到如何在设计中体现循环经济的原则。这些操作不仅加深了我对循环经济的理解,更激发了我们对设计的热情和创造力。”